台州造船业困境
2013-08-16 08:18: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国际船舶网   我有话要说

“根本没有好转的迹象。”

黄义强沉闷地吐出一轮烟圈,将手中抽剩的烟蒂掐灭在烟灰缸中。准备继续抽烟解闷的他,在裤包和衬衣口袋里摸索了半天,却只掏出一只空烟盒。黄尴尬地笑了笑:“没弹药了。”

这也是他企业现状的写照。黄义强是台州最早一批做造船的民营企业家之一,他的造船企业可以排进当地前十,但就在今年上半年,公司1.5个亿的贷款授信却被银行撤销。黄义强回忆二十年来做造船生意的光景,却没想到会落到如今的窘境。

十年前的2003年开始,民营资金加速涌入造船业,台州一跃成为全球著名的中小船舶制造基地。台州船舶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高峰期,台州共有190多家造船企业,建造船舶总吨位占到浙江的三分之一以上。

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台州造船业便急转直下。本报记者8月中旬在当地调查发现,随着造船业形势持续恶化,银行针对造船业的贷款还在继续紧缩,台州当地的造船企业的停产和半停产情况加剧,价格战不断,部分企业甚至转型码头、海运等业务以维持利润。

为消化过剩产能并扭转行业结构,8月初国务院出台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要求严控低端船型,提出鼓励朝高附加值船型发展,但其中并不涉及专门针对民营造船企业的扶持措施。

《方案》出台近半个月来,台州当地政府也“按兵不动”。船企老板们担心,在熬到行业周期好转之前,依靠政府搭救的希望可能也不存在。

人去厂空

台州的造船企业主要布局在临海、台州、温岭三地,一部分从临海向下沿着灵江布局至入海口,另外一大部分分布在台州至温岭的海边,每隔几百米就不时能见到造船的龙门吊(产品库 求购 供应)。附加值不高的散货船(船型 船厂 买卖)是台州当地最主流的船型。

8月14日,本报记者来到位于台州临海市涌泉镇的华杰船业(位置 评论 新闻),空荡的厂房区内见不到多少人影。一名正在焊接(产品库 求购 供应)船头的船工介绍,目前厂里只有几十号人,“很多人都走了”。以其所在的焊接部门为例,目前仅有不到十人在船厂负责至少五个船头的焊接,尽管任务不轻松,他们每月的工资却普遍比去年这个时候少了上千块。

黄义强的企业也位于灵江沿岸,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这家工厂的人数从四千多人一下子减到了两千人不到。由于订单减少,留下来的工人工作强度也明显降低,中午休息时间都有三四个小时。

尽管企业债务一直在可控范围内,黄义强却发现企业的资金来源却越来越紧张。“四家有合作的国有银行不给贷款,甚至还取消掉了1.5个亿的贷款授信。”

黄说,惟一的感到安慰是,工厂今年还新接了订单。

但大多数船厂没有这样好运。生产散货船为主的台州船企中,普遍的是在生产去年及更早前承接的订单。在上述华杰船业的办公室,一张生产进度表清晰地列出了几艘在建船舶的进度表,订单时间均为2011年。

华杰船业一墙之隔的回浦船业更为严重:厂区连做焊接的人影也不见,一艘船尾尚未完工的散货船孤零零地立在江边,毫无动工迹象。附近的远洋船业在更早的时候也早已人去厂空,剩下一堆被废弃的钢材在烈日下暴晒锈化。

一名回浦船业的船工家属介绍,回浦惟一的那艘船已经停工至少两三年,由于船东弃船不愿支付剩余的钱,船厂只能停工,没活可干船工大多选择离开,已在船厂工作多年的她只好织窗帘贴补家用。

台州枫叶船业(位置 评论 新闻)是“台州工业十强企业”之一,去年还增加了一条生产线。但枫叶船业董事长叶岳顺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枫叶尚在继续生产,但目前利润仅能勉强保证不亏。

台州当地船舶行业协会的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当地190多家船企中,多数船厂都是以减产或停产的方式勉强维持,温岭等地有部分船厂彻底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