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型船舶 > 正文

“彩虹鱼”载人舱有望2016年建成

2014-10-20 08:27:50
来源: 解放日报 编辑: 国际船舶网 我有话要说

\

“彩虹鱼”号1.1万米载人潜水器模型。资料图片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教授向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募集约3000万元,建造1.1万米潜水器载人舱一事。如今,资金募集有了结果—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其它民间资本投资5000万元,用作载人舱的设计制造经费。彩虹鱼海洋科技公司也因此获得冠名权,名为“彩虹鱼”的万米级载人潜水器有望在2018—2020年潜入马里亚纳海沟,把中国科学家带到大洋最深极。

昨晚,彩虹鱼海洋科技公司董事长吴辛博士等人发起的“彩虹鱼中国深海科学探索协会”成立大会在黄浦江游轮上举行,240多名科技界、企业界、科学探险界人士参加,寻找深海科技产业化、市场化的合作机会。

引入民企克服难点

深渊科学,是专门研究深度从6500米至1.1万米的海洋科学,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展深海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在11000米左右。“蛟龙”号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62米,对深渊科学来说,这个深度还只是起步。

如何让我国深海科考更进一步,达到全海深载人作业水平?“蛟龙”号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和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获得“载人深潜英雄”称号后,开始了新的探索。

根据他的构想,我国应建造一个“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包括一艘科考母船、3台着陆器、1台无人潜水器和1台载人潜水器。当科研人员乘坐载人潜水器潜入深渊后,着陆器和无人潜水器能协同作业,确保科考的效果和安全。然而,要实现这个构想面临诸多难点:一是新概念型号项目立项周期太长,如“蛟龙”号立项10年、研制10年,前后整整历时20年。二是项目支持不配套,影响科研进度。

科技部能立项支持潜水器研制,但不能为科考母船立项; 而向发改委申请科考母船项目的周期很长,无法与潜水器研制同步。三是科研成果不能及时推广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为此,崔维成从去年起,开始探索在前沿科技项目中吸引民营企业投资,再与政府立项对接的体制创新之路。在他看来,民营企业投资效率高,市场化能力强,如介入前沿科技项目,可以克服这些难点。另一方面,1.1万米载人潜水器虽然是典型的国家层面科研项目,但包含着许多适合民间投资并取得回报的机会,对民企是有吸引力的。

女儿的话催生“彩虹鱼”

去年,崔维成找到了师弟吴辛,希望他投资载人深潜项目。上世纪80年代末,两人同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一个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崔维成回国继续做科研,吴辛则进入企业界打拼。

“我很敬佩师兄,但这个项目投资巨大,时间跨度很长,我当时很纠结。”吴辛告诉记者。就在他和太太讨论是否要投资时,他的女儿问:“崔叔叔是不是要造一条船,像彩虹鱼一样在海洋里游来游去?”彩虹鱼是一套童话书中的主人公,它游遍各大洋,把七彩鳞片分给了小伙伴们。“彩虹鱼故事的主题是:付出和分享。”太太接茬说。

那时,吴辛的内心被触动了:一位和自己同窗3年的科学家想完成深海科考,提升中国在海洋科技和产业领域的国际地位,为什么不帮助他实现梦想呢?

今年2月,吴辛投资的彩虹鱼海洋科技公司在临港新城成立,随后与上海海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业务包括:给予海洋大学深渊中心资金支持;整合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资源,推动深渊中心研究成果的制造; 培育深海设备、海洋工程、探险旅游等相关产业,形成可持续的赢利模式,反哺深渊中心研究工作。

公司成立后,启动了科考母船的融资工作。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封金章介绍,向政府申请科考母船项目至少需要四五年,但彩虹鱼公司与民营企业接洽后,时间大幅缩短。崔维成和吴辛告诉船运企业家,这艘母船除了能用于1.1万米载人潜水器海试和作业,还能满足海洋工程服务、深海探测与打捞、海底资源勘探、探险旅游等领域的市场需求,虽然建造经费达2.2亿元,但今后能获得投资回报。

经过洽谈,浙江太和航运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云军决定投资建造母船。近日,彩虹鱼海洋科技公司与太和航运公司联合出资成立上海彩虹鱼科考船(船型 船厂 买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计划明年动工建造4000吨级“张謇”号科考母船,预计2016年竣工。

载人舱有望2016年建成

为科考母船融资2.2亿元后,吴辛觉得他的任务已经完成。然而6月的一天,崔维成给他看了6月3日本报报道《1.1万米载人潜水器研制欲与美日赛跑》,说自己想尽快启动潜水器核心部件—载人舱的建造,否则日本科学家很可能赶在中国之前潜入马里亚纳海沟。

在吴辛看来,载人舱的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走政府立项的路可能更合适,但他被师兄的执著打动了。“我投”,经过一番交流,吴辛说了这两个字。两个月后,彩虹鱼海洋科技公司牵头投资,联合其它民间资本共5000万元到位。

“十一”长假期间,拿到资金并完成载人舱设计的崔维成前往芬兰,考察生产“马氏体镍钢”的企业。这种超高强度材料的屈服强度达1700兆帕,能承受1.1万米水深的巨大压力,我国尚无企业能制造。芬兰企业的专家看了设计图纸后表示,建造这个载人舱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崔维成透露,对方正在做建造方案报价,双方准备签订合同,争取2016年底前完成载人舱制造。

为科学家、企业家搭合作平台

这对师兄弟的合作,不但解决了建造深渊流动实验室的前期资金问题,还在科技创新模式上不断探索。他们发现,“科学家+企业家”模式适用于前沿科技领域,所以应搭建平台,促进这两个群体的交流合作。为此,他俩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有关负责人共同发起成立了彩虹鱼中国深海科学探索协会,旨在把全世界热爱深海的科学家、企业家、探险家汇聚在一起,推动深海科学事业的发展。

昨晚,国内外240多人参加了协会成立大会。他们中,有高校科研人员,有海洋工程企业人士,有风投基金人士,还有探险爱好者。协会今后将举办深海设备、海洋资源探索等各种专题的交流活动,促进会员们的深入合作。成立大会上,还举行了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与彩虹鱼海洋科技公司的签约仪式,“彩虹鱼”号1.1万米载人潜水器模型将在该馆展示,向世界展现中国科学家的梦想。

“我们的设备研制工作进展顺利,计划明年赴南海进行首台着陆器和无人潜水器的海试;2016年母船竣工后,进行3台着陆器、1台无人潜水器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试。随后,海洋大学深渊中心计划申请国家"863"载人潜水器项目,力争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作业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崔维成说。

这位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者能否实现梦想?民间资本投入能否与政府立项对接?本报将继续关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