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船舶金融 > 正文

如何缓解航运融资“痛点”?

2016-05-06 17:09:31
来源:中国水运报 编辑: 国际船舶网 我有话要说

自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航运市场陷入低迷,运力严重过剩,运费急速下降,市场迟迟未能复苏。2015年航运业又经历了史上最惨烈的一年,各方都在预测市场何时才会柳暗花明。“十三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2016年中国经济提出了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定调的是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但对中国航运业,乃至全球航运业来讲,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甚至一针见血地戳中了航运业的死穴和痛点。

而航运融资,一直是航运业痛点之一。航运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如今,低迷的航运形势使航运融资出现“缩紧”之势,那么航运企业该如何应对?业界又是如何看的呢?

航运融资市场仍然充满机遇

长期以来,银行贷款是航运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球航运业融资总量1280亿美元,其中银行贷款920亿美元,占比72%;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航运业融资总量大量减少至95亿美元,其中银行贷款也随之减少840亿美元,但由于同期股权债券等其他融资方式额度的急剧下降,银行贷款占比进一步提升88%左右。从区域来看,传统上欧洲是航运融资的中心,资金占据60%至70%市场份额。全球前20家提供航运贷款的银行当中,欧洲银行占据12家,金融危机之前,德国、挪威、英国、法国和丹麦五个国家合计的市场份额高达85%.近年来受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影响,欧洲银行管理局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以及巴塞尔协议3的实施限制,苏格兰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陆续缩减整体出售航运贷款资产。全球巨大的德国北方银行贷款从2008年起每年缩减,截至目前不到300亿美元,德国商业银行也宣布彻底放弃航运市场。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航运融资市场份额已由20%上升至30%,全球前20家提供航运贷款的银行当中,亚洲银行占据6位,其中中资银行有三家。

从发展趋势来看,银行贷款特别是出口信贷仍将是航运融资主要方式。但出于自身风险的控制要求,银行贷款有向财务稳健的大型航运企业集中的趋势。此外,与欧洲传统银行相比,中资银行更加注重客户的租金和租约。

而融资租赁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的航运业融资渠道。2011年我国航运融资总量当中,银行贷款250亿美元,融资租赁40亿美元左右,债权融资28亿美元。2014年以来,我国租赁业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扶持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据国家开发银行船舶融资中心专职副主任顾安介绍,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已有4500多家租赁公司,融资租赁的合同余额已经达到了4.3万亿人民币。航运资产金额在1000亿以上,但是在我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只占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5%至30%,“因此,未来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股权和债权融资是航运企业最直接的融资方式。历史上股权和债权融资特别是以公开发行方式的融资方式,通常需要透明的公司治理情况和财务状况,因此并不为欧洲传统家族式的航运企业所接受。同时,过于分散的投资者,对强周期性的航运业缺乏专业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影响了公司发行的股权和债券的效果。但是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08年股权和债权融资分别在行业市场占6%、11%,2009年至2011年该比重迅速上升到27%和22%,2013年,航运公司在奥斯陆证交所和纽交所筹得资金达到80亿美元。

除了股权和债权融资外,2010年以来,基金对航运业的投资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主要通过与船东或船舶运营商合资企业直接投资资产并收购不良贷款,以及投资上市企业股权等多种方式参与。

近年来我国也相继设立了中国船舶(股票)产业投资基金、上海航运产业基金、大连港航基金、浙江航运产业基金以及舟山产业基金等等,这些基金逐步成为我国船舶融资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但是,我国航运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成效不大,航运企业通过股权、债券、基金、信托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业务仍没有大规模的开展。目前,只有中远、中海等航运央企在债券发行市场上比较活跃。顾安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预计我国航运企业融资仍将以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为主,股权和债权融资为辅,基金、信托等其他方式为补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