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商船遭“生死劫”
2016-02-24 17:11:46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
编辑:
国际船舶网
我有话要说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现代商船1月份迫于生计出售散货资本之后,有业内人士就指出该动作仅仅是序曲的开始。2月份的头一天,一封来自现代商船的邮件,犹如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悄无声息地躺在了相关企业负责人的邮箱里。邮件的大意是:如若船东不考虑“显着降低”定期租船合同的相关费用,那么现代商船就会毅然决然地走上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条路。无疑,这封邮件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记者也将循着这条线索,为读者们理清脉络……
一封发于韩国的邮件
时间戳:2016年2月1日
署 名:现代商船首席执行官李朴勋
收件人:各大船东及船运经纪人
原文摘录:……我想各位已经很清楚状况的严重程度已经超出预想,目前已经没有可能通过单纯的财政手段来解决日益高企的负债问题。如果定期租船合约的金额不能得到显着降低的话,公司将没有活路可找……我们构想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在权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达成的重组计划诞生。公司的每一位股东都会为了挽狂澜于既倒而付出各自应该承担的“公平奉献”.
显而易见,现代商船这封相对模棱两可的邮件暗含深意,其中不难嗅到现代商船正积极谋划一次“减负”的操作。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减负”不外两个途径,一是直接调整合同规定的租金,追溯未付的租金,减轻负债规模;二是实行类似“债转股”的做法,将积累的租金转成“新公司”的股份。而从当前市场流传现代商船大股东们正酝酿减持公司股份的消息判断,后者似乎是公司方面更愿意选择的路径。这样做的最大的优点是“彻底”解决前期存在的债务,而减免部分租金的方法仍然会保留大部分债务。
转过脸来看那些贷方和船东们,似乎他们除了接受现代商船的要约外别无他法,照此看来如今反倒是他们成了“鱼肉”,在现代商船以“破产保护”为“刀俎”的迅捷行动前大败亏输。可事实真的会是这样吗?
一段对于局势的思考
在全面出售散货业务之后,根据最新的Alphaliner的相关统计,现代商船运营的集装箱船队规模为船只55艘,运力为393665TEU,其中33艘、计228585TEU为租赁所得。
由此可见,现代商船的船只租赁规模达到了60%,如果真的如其所愿,各大船东大发慈悲地承诺接受“债转股”条款,节省下来的财务开支的确是不容小觑的。我们不妨在这里设想一个“双赢”的美好局面:现代商船得到了船东们的协助,险渡难关,虽然心有余悸但一如既往地扬帆远航;而“新大股东”们一个个红光满面地弹冠相庆,乐呵呵地谈论着对现代商船的抄底是物有所值……
现实总是无情地把黄粱美梦击得个支离破碎。2016年第5期《现代商船出售散货资产求生》(《求生》)中一文指出,现代商船目前的负债率达到了令人咋舌的980%,而4月底前需缴还高达1200亿韩元的公共债务。另据该文分析,散货业务是现代商船所剩无几的“蛋鸡”,如今杀鸡取卵乃是被逼无奈之举。更令问题雪上加霜的是,在现代商船的这封邮件被披露之后,有分析机构将此事件列为“密切关注”的“亮红灯事件”.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真的有企业“有幸”加入现代商船“新股东”的行列,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的可能性更大,还是共同体会一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豪迈刺激?下面不妨来看看船东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