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强国的推进“燃料”:人民币结算
2024-11-19 19:33:10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
编辑:
国际船舶网
我有话要说
尽管美国政府通过301调查、加征关税等手段对中国造船业施压,但并未影响其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近期中国造船业又迎大单,且以人民币结算
中国造船业已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在全球造船业大幅衰退20%的情况下,中国造船业逆势增长;按载重吨计,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在全球市场中所占份额分别为50.2%、66.6%和55%。
近年,美国一直尝试打击中国造船业。首次任期内,特朗普通过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方式打击中国船舶制造供应链。2024年上半年,拜登政府对中国造船业启动301调查,这是美国对中国造船业政策和做法的不公平性进行调查的一种手段。
面对世界第一强国的施压,中国造船业遇“强”更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今年前9月,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实现同比增长。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近期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中船贸易)与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租赁船东加拿大塞斯潘(Seaspan)在上海签订了6艘13600TEU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首次以人民币结算。
造船领域专家告诉《航运交易公报》:“中国已是造船强国,通过人民币结算恰合时宜。”
造船业指标持续走强
中国造船业近年来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2023年,在18种船型中14款船型的接单量位居全球第一。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0.2%、66.6%和55.0%,市场份额首次全部超过50%。
今年,中国造船业再接再厉。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前9月造船完工量为3634万DWT,同比增长18.2%;新接订单量达8711万DWT,同比增长51.9%;手持订单量达19330万DWT,同比增长44.3%。这些指标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55.1%、74.7%和61.4%,市场份额续超50%。
中国政府的“海洋强国”战略为中国造船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并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持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从国产航母到大型邮轮,中国造船业实现多个船型从“0”到“1”再到“N”的跨越,形成了船海产品全谱系总装建造能力。这种技术实力的提升是中国企业接连拿到国际造船新订单的关键所在。由于中国造船业已形成集群效应,再加上产业链的完善,为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中国造船业取得成本优势。
反观美国造船业,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价格昂贵导致美国造船企业在民用造船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但对其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的,是美国于1920年颁布的《琼斯法案》。该法案要求所有在美国港口之间航行的船舶必须由美国制造,并在美国登记注册,船员也必须是美国公民。《琼斯法案》中的保护主义政策使得美国造船业缺乏竞争,船厂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受到抑制。由于缺乏国际竞争,造船厂在成本控制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动力不足,造船成本持续上升。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美国造船厂的成本比亚洲高出4倍以上,导致美国同类船舶的造价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例如,美森轮船(Matson)在费城造船厂订造的单艘船舶造价高达2.09亿美元,而亚洲船厂的建造价格则不到其20%,这使得美国造船企业难以与成本较低的亚洲竞争对手抗衡。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的商用船舶产量已不足世界总量的1%,全球排名跌至第19位。此外,美国的产能仅为全球造船市场的0.13%,远低于中国、韩国和日本。
人民币结算恰逢其时
美国造船业逐渐式微,中国造船业却在蓬勃发展。近期,全球造船领域出现一笔引入注目的订单,特别之处在于其首次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10月18日,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集装箱船租赁船东,Seaspan与沪东中华造船、中船贸易签订6艘自主研发的13600TEU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金额达150多亿元,并首次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紧接着,沪东中华造船与中远海运集团签订一份6艘同型船造船合同,也以人民币结算。此外,新加坡航运巨头Eastern Pacific Shipping Pte. Ltd.(EPS)在江南造船订造的6艘150000立方米级全球最大极大型乙烷运输船(ULEC)也将采用人民币结算,这是EPS自成立以来第一笔非美元结算的新船订单。克拉克森数据显示,类似规格的ULEC造价约为2.07亿美元/艘,以此计算,江南造船这6艘ULEC订单的总价值将超过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19亿元)。此外,东方海外与Seaspan签订租船合同,其作为承租方将以不超过112亿元的总金额向Seaspan租赁6艘13600TEU型新建集装箱船。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已经从2010年的0.92%上升至2023年的2.31%,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造船领域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实力提升和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生动写照。对中国造船厂而言,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以人民币结算不仅减少了船厂因汇率波动而面临的风险,还能简化结算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根据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数据,通过直接使用人民币,交易双方可以避免兑换外币时产生的手续费和汇率损失,每年可节省数十亿美元的交易成本。
在这一背景下,融资租赁公司正尝试发挥更大作用。不久前,工银金租与Seaspan正式签署3艘13600TEU大型集装箱新造船融资租赁项目合作协议,总金额约35亿元,这是迄今为止单体金额最大的人民币国际化船舶融资租赁项目。造船专家告诉《航运交易公报》,在国际贸易中,货币兑换是不可避免的环节,汇率的波动往往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财务成本。而当贸易双方选择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时,便可直接以人民币进行收付款,避免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兑换成本和不确定性,从而显著降低其给造船企业带来的损失。由于一艘船的建造周期通常在2~3年,如果不以本币结算,中国造船企业将面临与建造时长一致甚至更久的兑汇风险。
据悉,近期以人民币结算的加拿大船东Seaspan和新加坡船东EPS的订单均由中国金融机构融资、中国船厂建造,最终租给中国船东。EPS和Seaspan均与中国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加上当前造船市场属于卖方市场,使用人民币结算可谓恰逢其时。
订单结构或生变
中国造船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需要留意特朗普2.0时代对订单结构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如果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中国外贸企业的盈利空间将受到挤压,这可能会促使企业加速出海,从而影响中国造船业的订单结构。比如中国直航到美国的大型集装箱船舶数量或将减少,更多链接美国的贸易可能需要从墨西哥中转,从而刺激中型集装箱船的需求。
但造船专家认为,这方面的影响可能是间接、渐进、延后的。当前大型箱船手持订单比例居高不下,后续数量会有所回落,但很难说明与特朗普关税政策有直接关系。
另一方面,中国造船业需要适应新的海外市场拓展需求,对船舶的功能和成本效益提出新的要求。这可能会促使中国造船企业研发和建造具有多功能货舱、可快速转换装卸模式的新型船舶,以满足不同港口停靠和货物装卸条件的需求。
竞选期间,特朗普表示其执政期内将集中精力提振美国经济,减少对海外军事行动的支持,这可能也会影响全球航运格局。对中国造船业来说,需要建造更多适应新航线特点的船舶。例如能够应对更长航程、不同海域条件的船舶,这就要求中国造船企业加强对船舶船体结构、防腐技术以及节能动力系统的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曾对全球航运业绿色发展转型表示“不屑”。2020年,特朗普在首次任期内退出《巴黎协定》。
该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旨在努力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增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并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低碳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美国的退出意味着国际社会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减排参与者,将对全球气候融资产生负面影响。
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并支持化石燃料,可能会改变全球船舶市场对绿色船舶的需求节奏。造船专家进一步分析了特朗普执政后对船舶绿色转型的影响:“从宏观来看对于航运绿色转型带来困扰,落实到集装箱船订单上可能是更坚定地使用LNG动力,对甲醇动力船不利。当然影响最大的是液化气船,尤其是影响美国LNG和LPG、乙烷的出口政策。”
不过另有专家认为,特朗普对气候政策的“倒退”观念或给中国造船业更多时间钻研绿色技术,利用自身在绿色造船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那些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