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工船抵达湛江


11月5日,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网箱型工船试验平台“湛江湾一号”驶入湛江招商国际邮轮港码头并安全靠泊。
“湛江湾一号”(船号为 “粤坡渔养 90001”)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自主研发,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承建,是全球首型透水式漂浮动力定位养殖工船。历经数月试航与调试,这艘被称为 “海上移动牧场” 的 “钢铁巨鲸”终于回到湛江,即将开启深海养殖的新征程。
该船设计通航水域为无限航区,总长154米,型宽44米,型深24.25米,最大养殖吃水20米,养殖水体80000立方米,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能同时养殖多种鱼类;集“海上半潜养殖、漂浮动力定位、自主航行避台、绿色能源供给、人员居住舒适、系统功能智能”于一体,填补了深远海智能养殖的多项空白。

“湛江湾一号”于11月5日7时从湛江港6号浮标拖航进港,整个拖航船组吃水5.2米,拖带长度295米,拖带宽度66米,拖带高度42米。受体型庞大、功能特殊影响,加之临时靠泊邮轮港码头,本次航行面临航道环境复杂、船舶操控精度要求高等多重挑战。
为保障该船安全进港,湛江海事局指挥中心提前启动专项安全保障机制,构建“海陆空”立体防护网,针对该船动力定位特性定制“一船一策”方案,明确推荐航路、拖轮配置及应急响应流程。

据了解,“湛江湾一号”为柱稳式桁架平台和船型首尾相结合的海上养殖装备,主体结构为全焊接,带有艏楼、驾驶室、生活楼、艉楼、直立形船艏和方形船艉。平台艉部配置两台全回转舵桨装置,艏部配置两台侧向推进装置,采取全电力推进系统、漂浮式动力定位系统及临时锚泊系统,使用漂浮式动力定位系统实现定域就位养殖,在环境条件不满足养殖条件的情况下可使用平台推进系统实现转场养殖或紧急避台。平台将主要用于试验养殖金鲳鱼、章红鱼、金枪鱼等大洋性鱼类。
针对深海养殖海域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该平台通过多能互补能源自供给智能化管理机制,提出南海全域化的“以静为主,动静结合”渔业养殖模式,开展“海上半潜养殖、漂浮动力定位、自主航行避台、绿色能源供给、人员居住舒适、系统功能智能”的养殖试验研究,打造常态化漂浮式动力定位的海上综合试验平台,打破南海渔业养殖区域受水深的制约,引领海洋渔业养殖产业走向深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