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试航成功
2025年6月6日,中船澄西建造的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顺利完成海上航行试验与科研试验,标志着本船交付使用进入倒计时。
本次试航共32家参研参建单位148人参与,历时15天,航程2500海里。开展了54个大项、总计512个分项的试验,对总体性能、动力电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通导系统、智能系统等进行了考核验证,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部分关键性能指标超过预期。
本次试航规模宏大,任务艰巨。试航的成功,离不开项目团队的周密部署和攻坚克难。作为总装建造单位,中船澄西协同船东及相关科研院所,深入讨论试验项目,制定了周密的试航计划,确保试航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试航前攻克了全电力推进系统集成、DP-2动力定位系统调试等关键技术。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确保了核心模块的充分验证,为海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试期间,本船遭遇两次强风浪天气,试航团队迅速反应,调整试验计划,确保整体计划如期推进。本船搭载的10兆瓦级全电力推进系统(4台主柴油发电机总功率10兆瓦,6台推进器总功率9260千瓦)表现优异。依托电站冗余设计,团队精确校准参数,优化控制逻辑,高效推进试验项目,圆满完成了动力系统可靠性试验及变频绿色节能试验。在验证DP-2动力定位系统及FMEA(故障诊断与影响分析)性能的关键试验中,面对高风险、高难度及多系统综合性挑战,仅用48小时便一次性通过,充分验证了DP-2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积累了宝贵试验经验。
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由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和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共同投入,得到了国家部委、江苏省、无锡市和连云港市等多方的大力支持。中国船舶集团702所、604院、704所、711所、712所等单位联合研发,中船澄西负责建造,入级中国船级社,船籍港为连云港。
该船于2023年10月18日开工建造,船舶总长110.8米,型宽20.0米,排水量约7000吨,设计航速15节,续航力10000海里,定员80人,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该船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实海验证中试平台”的核心重大装备,全船采用模块化加换装设计,具有高度智能化、接口可扩展性强、空间冗余度高、功能用途广泛等特点。
作为太湖试验室“洞-池-湖-海”试验研究体系中的海上核心试验装备,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能够实现三大主要功能:一是智能器件、设备与系统海上测试验证与示范应用,二是深海装备关键技术演示验证,三是深远海科学试验作业保障。该船具备深远海装置布放回收、运输储存,水面水下探测、通讯与定位以及试验指挥调度功能,能够满足各类深远海装备海试验证、机动搭载与作业保障需求,被誉为“移动海上实验室”。
该船应用了国内首套国产智能中速机以及太湖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智能信息系统MarineNet,可实现智能航行、能效优化、健康管理、安全管控、船岸协同等多种智能功能,支撑全船人-机-料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采存算管用”。
除了为智能技术提供海上测试验证平台外,该船采用了全电力推进、双桨双舵、艏/艉双侧推、全航速减摇鳍以及DP-2级动力定位系统,具有适航性佳、机动性好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同时,该船配备国内最先进且最完备的海上试验作业保障系统、水下声学系统、月池系统、升降鳍系统和多学科、多功能实验室以及高度融合的数据中心。
该船投入使用后将主要用于执行绿色智能技术中试验证、深远海装备水面支持保障和海洋科学综合调查服务等任务。作为国产船海装备测试验证平台,可充分考核船海装备在实际海况、实船应用工况下的性能、功能、效能及可靠性,推动船海装备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助力国产船海装备的自主创新与转型升级,提升船海产业竞争力,打通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为发展船海装备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创新活力。
